临床需求导向,交叉融合突破——2025博鳌干细胞产业大会之“生物医学创新发展”
作者: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
发布日期:2025-05-06
浏览量:94

2025年4月24-27日,“2025博鳌干细胞产业大会暨2025临床级干细胞资源库建设和管理培训会”在海南博鳌隆重召开。2025年4月25日下午,以“生物医学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交叉论坛顺利召开。

9e1e6357428b13b5f05bbb276ee9887e.png


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沈柏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冯世庆、复旦大学生科院教授朱焕章、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包新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党委书记顾志冬主持。

7a10685f3842e3ada59146397a72ec59.jp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

沈柏用

20ae454dc65b20b6d679fdee367cc0f6.jpg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

冯世庆

f7167da92be2624647c99e7a83148a2a.jpg

复旦大学生科院教授

朱焕章

6cdbd5ffd77cb2b6421f57dd6cddbce8.jpg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包新杰

e6cfb7d81f99645c4595dfffde2d6776.jp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党委书记

顾志冬


日本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健康与发育医学研究中心)教授李小康以《日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研究和转化应用的现状与展望》为题,介绍了日本在干细胞疗法临床转化中的政策支持与实践经验。他提到,日本通过《再生医学安全法案》等规范推动技术应用,并探讨了iPS细胞在器官修复中的潜力及未来挑战。该报告为亚洲国家建立再生医学转化体系提供了政策制定范本。

78157f32ae6d2530c5468dfa841c1c6d.jpg

日本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健康与发育医学研究中心)教授

李小康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冯世庆以《基于靶向移植技术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研究:从动物模型到临床治疗》为题,介绍其团队在脊髓损伤治疗中,利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靶向移植技术,通过动物模型验证了干细胞定向迁移修复神经功能的效果。I期临床试验显示,部分患者运动功能显著改善,为全球首例基于靶向技术的脊髓损伤干细胞疗法进入II期研究奠定了基础。该突破性进展为神经功能重建开辟了精准治疗新路径。

d77f40b53536747e963ff69ec3c6788a.jpg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

冯世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沈柏用在《多模态研究时代的胰腺癌精准诊疗》中,提出结合基因组、影像和代谢数据的多模态分析策略,团队开发的AI模型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期延长,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跨学科研究范式显著提升了"癌王"的临床诊疗。

ceafaccdef2863934766867f81d7f1d5.jp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

沈柏用


复旦大学生科院/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委朱焕章分享了《In vivo基因编辑免疫细胞靶向切除HIV前病毒》研究,利用新型AAV载体递送CRISPR系统至宿主T细胞,在动物实验中显著降低潜伏HIV病毒载量,为艾滋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该技术突破为实现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62fdeb2e335e06d5401bf757d018504f.jpg

复旦大学生科院/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委

朱焕章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教授/科研处负责人包新杰以《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转化研究》为题,分享了ANGE-S003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I期临床研究数据,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率达75%,且未观察到严重副作用,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手段。该成果标志着干细胞治疗在神经再生领域初步迈入应用阶段。

570a06c2ac23879a7019b43829911bec.jpg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教授/科研处负责人

包新杰



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副教授/血霁生物创始人朱芳芳以《干细胞定向分化血小板用于多种适应症的研究》为题,介绍其创立的雪霁生物成功开发全球首个干细胞定向分化血小板生产线,将血小板产量提升20倍,成本降低至传统捐献的1/5,目前已获批开展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试验。该产业化突破有望彻底解决临床血小板供应短缺难题。

cfd497c09ee5153aebe6fdde908f2af2.jpg

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副教授/血霁生物创始人

朱芳芳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主任医师张帆以《2型糖尿病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进展》为题,介绍其团队聚焦2型糖尿病治疗,揭示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调控胰岛β细胞线粒体稳态改善血糖的机制。II期临床数据显示,治疗组糖尿病缓解率较对照组提升41%,为代谢性疾病提供了细胞治疗新策略。该发现证实了干预线粒体稳态以逆转糖尿病病理进程的可行性。

6f7671321e4d1ad0717196ca34d7c0ae.jpg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主任医师

张帆


同济大学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乐文俊以《骨髓类器官与粒细胞抗肿瘤》为题,介绍其团队构建的骨髓类器官模型,模拟肿瘤微环境中粒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筛选出可增强免疫治疗效果的细胞因子组合,相关研究正在推进临床转化。该前沿模型为解析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实体肿瘤治疗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acd05651ab212df99eeee85c08d34932.jpg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乐文俊


上海科技大学基因编辑中心主任/正序生物创始人陈佳以《新型碱基编辑技术及其在地中海贫血症治疗中的应用》为题,介绍其团队开发的新型碱基编辑技术,可精准修正β-珠蛋白基因突变,已在小鼠模型中验证对地中海贫血症的治疗效果,相关疗法计划启动临床试验。该基因编辑体系的创新设计显著提升了遗传病治疗的精准性与安全性。

ca1c1fe8ccad84207fcacfcc1018be0a.png

上海科技大学基因编辑中心主任/正序生物创始人

陈佳



温州医科大学教授/原温州医大浙江模式重点实验室主任高基民以《靶向CD19/BCMA的超能Hi-TCR-T疗法无需化疗清淋预处理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为题,介绍团队开发的“靶向CD19/BCMA的超能Hi-TCR-T疗法”在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取得显著进展。该疗法通过双抗原靶向技术,无需传统化疗清淋预处理,临床数据显示患者完全缓解率达68%,且安全性良好,无需化疗预处理,为免疫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该技术突破实现了自身免疫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跃升。

aba3edbf1a6ea6b9ec55dbb4636b244e.png

温州医科大学教授/原温州医大浙江模式重点实验室主任

高基民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董坚在《云南省细胞库建立及临床转化应用》报告中指出,其团队制备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通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质检认证,成为云南省第二家获此资质的机构。目前,云南省细胞库已存储临床级细胞制品20万份,支持17项区域多中心研究,为干细胞治疗SLE等疾病提供了标准化资源保障。该基础设施的建成显著提升了西南地区细胞治疗研究的资源可获得性,推动了云南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9c69061adada07b0491b5850f8337aab.png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

董坚


论坛汇聚了干细胞技术、基因编辑、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学者与临床专家,通过跨学科深度对话展现了生物医学前沿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从神经损伤修复到肿瘤精准治疗,从基因编辑疗法到细胞治疗产业化,与会学者不仅分享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创新路径,还在多模态诊疗体系构建、治疗技术标准化等关键议题上碰撞出火花,标志着我国生物医学交叉研究正迈向“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新阶段。

在线客服